• scioagroup
  • 聯繫

  • 註冊

學術傳播補給站

    掠奪性期刊判斷案例 (一)

    Posted by clavenke on 12 九月 2019 in 開放取用, 掠奪性期刊

    作者:柯皓仁

    最近有位老師問我,有個新興開放取用期刊邀請他擔任編輯委員,問我的看法。我說圖書館是非常支持正派經營的開放取用期刊的,但是對於開放取用期刊的品質還是要審慎,以免落入掠奪型期刊的陷阱。我根據老師給的期刊,做了點初步的功課:

    1. 出版社:出現在Beall’s List中,就算不立即拒絕,也要先有警覺。
    2. 編輯群:看似有臺灣的學者!認識嗎?打電話、電郵問問為什麼他們會想加入這個期刊的編輯群。
    3. 發表文章:才一卷一期:Vol. 1 No. 1,缺乏可以驗證的資料。我請老師可以看看這三篇文章的品質。
    4. 期刊刊名雷同於另外兩個刊,一個被DOAJ收錄了,另一個有出現在SCIMAGO的期刊排名清單裡。
    5. ㄟ~這期刊連ISSN都沒有。

    根據上述判斷,我給老師的建議是,資料太過匱乏,不足以證明本期刊的正派經營,暫緩同意邀請。



    標籤: Open Access掠奪性期刊開放取用
    • « 掠奪性期刊判斷案例 (二)
    • 甚麼是學術傳播 »

    沒有回應


    Form is loading...

    搜索

    部落格簡介

    甚麼是學術傳播
    學術傳播

    甚麼是學術傳播

    作者:柯皓仁 2003 年,美國大學院校暨研究圖書館學會(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, ACRL)定義「學術傳播(Scholarly Communication)」為「一個系統,經由該系統創建研究和其他學術著作、評估品質、傳播於學術社群、並保存以備未來所使用」。學術傳播也可說是學者分享與出版研究發現、使研究發現能夠廣為學術社群或更多人能取得的程序。

    分類

    • 所有
    • 未分類
    • 學術傳播
      • 學術出版
      • 學術倫理與寫作
      • 學術影響力
      • 數位保存
      • 學術歷程與網路
    • 資訊素養
      • 取得資料
      • 搜尋策略
      • 圖書館利用
      • 資料庫利用
    • 開放取用
      • 開放教育資源
      • 掠奪性期刊
      • 文章處理費用
      • 巨錄期刊
    • 研究資料管理
      • FAIR原則
      • 資料引用
      • 資料典藏庫
      • 資料共享
      • 資料管理計畫
      • 資料保存
      • 資料蒐集
    • 生成式人工智慧

    標籤雲

    «Open Access» «Search Method» JCR reading-group «Study Group» 資訊素養 學術傳播 掠奪性期刊 開放取用 E-book 開放取用教科書 «Information Literacy» 論文寫作工作坊 «Predatory Journal» «Scholarly Communication» ChatGPT ntnulib 圖書館利用 «Data Repositories» 電子書

    This collection ©2025 b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• 聯繫 • 說明 • PHP framework

    powered by b2evolution CMS

   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core site functionality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