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cioagroup
  • 聯繫

  • 註冊

學術傳播補給站

    學術界的Facebook?用ResearchGate輕鬆追蹤最新研究趨勢

    Posted by rschen on 7 十一月 2024 in 學術出版, 學術歷程與網路

    作者:許哲睿

    ResearchGate在2008年由 Dr. Ijad Madisch、Dr. Sören Hofmayer、Horst Fickenscher創立,是目前活躍度最高的研究者社群。

    研究者們可以在ResearchGate上分享著作、提出及回答問題等,並透過按讚、留言、分享他人研究的方式,進行互動。

    ResearchGate: https://www.researchgate.net/ 

    💡 若用臺師大校務信箱申辦時,註冊信件可能會遭到資訊中心的電子郵件過濾通知攔截,若遲遲無法收到註冊信件,建議可到垃圾郵件及資訊中心的垃圾郵件攔截區中查看。

     

    🌟自動推播的研究動向

    除了自期刊、資料庫取得研究資訊之外,新興型態的學術傳播方式愈加多元。

    隨著網路技術的興起,我們可以非常容易地取得各種資訊,線上行銷的概念也變得更加重要。

    如今,透過網路取得學術資源已經成為常態,因此研究者面臨一個嶄新的問題:「如何更有效(率)地行銷/取得學術紀錄?」

    要如何讓自己的研究在成千上萬的文章中受到矚目?又要如何更省力地從千萬篇文章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篇?

    這樣的問題,煩擾著作者,也困擾著讀者。

    在這樣的情境下,ResearchGate就像是學術研究社群版本的臉書(Facebook)。

    研究者可以輕易地透過ResearchGate取得下列資訊:

    1. 現在領域內學者聚焦、推薦或收藏的研究
    2. 目前領域內有沒有社群討論的重要議題(可能是提問也可能是趨勢)
    3. 正式發表之外領域內的灰色文獻資訊

    換句話說,除了在Scopus等圖書館購買資源上訂閱關鍵字主題的文章推播外,透過RsearchGate,我們也可以輕鬆取得新穎的學術動態!

     

    1️⃣ 功能示範:追蹤學者

    平時在閱讀綜述文章、期刊,或在課程學習中,是否發現了領域內的活躍學者或重要人物呢?

    這時候,可以試試看打開ResearchGate,在搜尋框中搜尋學者的姓名。

    若學者有ResearchGate,你將能看到研究者的上傳的各種資料,例如:學術文獻、簡報資料等。

    以學者Charles W. Bailey Jr.來說,他在ResearchGate上分享了推薦閱讀的資料清單,如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ibraries Bibliography。

    小提示:若於著作清單中看到Download,代表該文章作者有提供可直接下載的選項,若無則視個人需求,選擇是否向作者索取全文(按鈕為Request full-Text)!

    這時候,不妨大膽地按下追蹤(Follow),未來學者一更新最新動態,在自己的主畫面中就會看到相關資訊囉!

    追蹤學者之後,除了學者上傳的文件之外,還能有更多的潛在互動,包含:

    1. 自動推薦:追蹤的學者上傳新文章。
    2. 專家推薦:追蹤的學者推薦閱讀哪些文章。
    3. 滾雪球法:追蹤學者的文獻被哪些文章引用。

    就像是臉書一樣,ResearchGate首頁顯示的內容,會受到使用者的使用行為影響。

    換句話說,當你用的越多,ResearchGate越懂你的研究興趣,它能夠帶給你的效益也就會更加明顯!

     

    2️⃣ 功能示範:QA論壇

    在執行研究的時候,是否常常會遇到各種疑難雜症,不知道該怎麼辦呢?

    ResearchGate也可以查詢線上社群的討論問題,例如:許多學術期刊開始陸續要求研究者共享研究資料,雖然出版者提供了研究資料典藏庫的列表,但還是不知道要從哪裡選起,這時候或許就可以和學者社群一同討論!

     


    💖 延伸閱讀

    柯皓仁教授

    • 提升研究可見度與影響力的工具—ResearchGate (本館電子報)
    • ResearchGate簡單玩 (Slideshare)

    🔥 更多研究資訊管理系統

    • 開放學者平台 https://scholar.lib.ntnu.edu.tw/
    • ORCiD 

      • (官方網站) https://orcid.org/
      • (本館建置計畫) https://www.lib.ntnu.edu.tw/service/reference_04_04.jsp 
      • (本館教材) https://etds.lib.ntnu.edu.tw/course/detail/35/
      • (本站其他文章) 透過ORCID激發您的潛在研究影響力 https://scblog.lib.ntnu.edu.tw/index.php/sc-2023-002
    標籤: Current Research Information SystemResearc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ResearchGate研究資訊管理系統
    • « 打破學術藩籬!開放取用如何讓知識觸手可及?
    • ChatGPT會洩密嗎?教你如何保護個人資訊安全,與AI對話無憂! »

    沒有回應


    Form is loading...

    搜索

    部落格簡介

    甚麼是學術傳播
    學術傳播

    甚麼是學術傳播

    作者:柯皓仁 2003 年,美國大學院校暨研究圖書館學會(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, ACRL)定義「學術傳播(Scholarly Communication)」為「一個系統,經由該系統創建研究和其他學術著作、評估品質、傳播於學術社群、並保存以備未來所使用」。學術傳播也可說是學者分享與出版研究發現、使研究發現能夠廣為學術社群或更多人能取得的程序。

    分類

    • 所有
    • 未分類
    • 學術傳播
      • 學術出版
      • 學術倫理與寫作
      • 學術影響力
      • 數位保存
      • 學術歷程與網路
    • 資訊素養
      • 取得資料
      • 搜尋策略
      • 圖書館利用
      • 資料庫利用
    • 開放取用
      • 開放教育資源
      • 掠奪性期刊
      • 文章處理費用
      • 巨錄期刊
    • 研究資料管理
      • FAIR原則
      • 資料引用
      • 資料典藏庫
      • 資料共享
      • 資料管理計畫
      • 資料保存
      • 資料蒐集
    • 生成式人工智慧

    標籤雲

    學術傳播 掠奪性期刊 讀書會 JCR 電子書 圖書館利用 «Open Access» Turnitin reading-group 開放取用 «Data Repositories» «Scholarly Communication» ntnulib ChatGPT E-book 資訊素養 «Research Data Management» «Search Method» 生成式AI 論文寫作工作坊

    This collection ©2025 b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• 聯繫 • 說明 • b2evolution

    Multi-blog engine

   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core site functionality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