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cioagroup
  • 聯繫

  • 註冊

學術傳播補給站

    ChatGPT會洩密嗎?教你如何保護個人資訊安全,與AI對話無憂!

    Posted by rschen on 7 十一月 2024 in 生成式人工智慧

    作者:翁萍鄉

    ChatGPT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性,但是其中也伴隨了資安風險。

    為了讓模型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,讓它變得更聰明、更準確,OpenAI會使用我們與ChatGPT的對話內容來訓練模型,因而引發大家對於個人資訊外洩的擔憂。

    為此,Open AI於2023年11月14日更新了隱私政策。

    那麼,ChatGPT到底會收集哪些資料?又是如何使用這些資料的呢?

   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,並思考如何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個人資訊吧!

    一、 ChatGPT會收集哪些資料呢?

    1️⃣ 使用者提供的個人資訊

    當你創建帳戶或使用服務時,ChatGPT會收集以下資訊:

    1. 帳戶資訊:註冊帳號時,需要你的姓名、聯絡方式、帳號憑證,甚至是信用卡支付資訊及交易紀錄。
    2. 使用者資訊:包括你在對話中輸入的內容、上傳的檔案以及你對服務的反饋。
    3. 通訊資訊:如果聯繫ChatGPT,會蒐集你的姓名、聯絡資訊及通訊內容。
    4. 社群媒體資訊:與ChatGPT在Instagram、Facebook、Medium、Twitter、YouTube和LinkedIn等平台互動時,會收集你選擇提供的資訊,如聯絡方式。這些平台也可能會提供相關頁面的活動綜合資訊與分析報告。
    5. 你提供的其他資訊:包括使用者參加活動或調查時提供的資訊,或任何提供給ChatGPT的其他資料。

    2️⃣ 自動接收的個人資訊

    當你使用ChatGPT時,ChatGPT會收集一些自動生成的資料,例如:

    1. 登入資料:包括IP地址、瀏覽器類型、設定,使用的日期時間以及你的使用方式。
    2. 使用行為資料:包括你查看或互動的內容類型、使用的功能和行為,還有你的時區、國家、訪問日期和時間。
    3. 裝置資訊:包括設備名稱、操作系統和瀏覽器。這些資訊取決於使用的設備類型及其設置。
    4. Cookies

    二、 ChatGPT會如何使用這些資訊?

    ChatGPT官網指出可能會將收集到的資訊用於以下目的:

    1️⃣ 改進服務:管理、維護及分析服務的有效性,進而改善現有服務或開發新服務。例如,用於訓練ChatGPT的模型。

    2️⃣ 用於與使用者溝通、宣傳服務及活動:使用你的資訊來與你溝通,像是宣傳服務和活動。

    儘管收集了大量使用者資訊,但ChatGPT承諾會先將個人資訊去識別化再使用。

    ChatGPT學習的是單字之間的關聯,而不是記住具體資訊。

    就像你看完一本書後不會逐字記住內容一樣,ChatGPT在學習後也無法取得這些用於訓練的資訊。

    三、 如何更好地保護個人資訊安全呢?

    除了更新隱私政策以外,ChatGPT還加強了個人資料保護的服務,我們可以主動利用兩種服務進一步保護我們的個人資訊:

    1️⃣ 禁止ChatGPT使用我的內容來訓練模型

    透過以下兩種途徑皆可完成設定:

    (1) 透過隱私入口網站(privacy portal ),選擇「Do not train on my content」,依循步驟進行驗證,並且送出請求。

    (2) 點選右上角的個人頭像,可以從「設定」中找到「資料控管」,將「為所有人改善模型」選項關閉。

    2️⃣ 使用「臨時交談」功能

    這類型的交談有點類似於Coogle Chrome的無痕模式,只要開啟「臨時交談」功能,與ChatGPT的交談內容就不會顯示在歷程紀錄中,也不會被用來訓練模型。

    為了安全起見,系統可能會保留副本30天。

    3️⃣ 請求移除個人資訊

    如果發現ChatGPT真的生成了包含個人資訊的文本,使用者有權要求ChatGPT刪除我們的個人資訊。

    若想請求移除個人資訊,可以透過隱私入口網站(privacy portal),選擇「ChatGPT Personal Data Removal Request」,依循步驟進行驗證。

    過程需要提供簡易的個人資訊,包含姓名、電話、電子信箱,並且提供生成包含個人資訊文本的提示語(Prompt)。

    在了解新的隱私政策及服務之後,我們可以發現,ChatGPT不僅加強了隱私保護措施,還提升了透明度,讓大家更清楚相關規範的細節。

    除此之外,我們也可以主動提升自身的資訊安全意識,除了避免輸入敏感資訊以外,當輸入對話時,最好將個人資訊去識別化,使用綽號或不透露真實身份的資訊代替,並避免上傳未公開的文件給ChatGPT。

    就像你不會在咖啡廳裡大聲說出你的銀行帳號一樣,在使用ChatGPT時,也要注意不要透露敏感資訊,畢竟,保護個人資料的安全是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的事。

    做好這些準備後,我們就能更安心地與ChatGPT對話囉!


    📌 參考資料

    • OpenAI. (Nov 14, 2023). Privacy policy. ChatGPT website. https://openai.com/policies/privacy-policy/
    • OpenAI. (2024). How ChatGPT and our language models are developed. OpenAI website. https://help.openai.com/en/articles/7842364-how-chatgpt-and-our-language-models-are-developed
    • OpenAI. (2024). How your data is used to improve model performance. ChatGPT website. https://help.openai.com/en/articles/5722486-how-your-data-is-used-to-improve-model-performance
    標籤: ChatGPTData SecurityPrivacy個人資訊安全隱私權
    • « 學術界的Facebook?用ResearchGate輕鬆追蹤最新研究趨勢
    • 讓ChatGPT成為你學習英語的好幫手 »

    沒有回應


    Form is loading...

    搜索

    部落格簡介

    甚麼是學術傳播
    學術傳播

    甚麼是學術傳播

    作者:柯皓仁 2003 年,美國大學院校暨研究圖書館學會(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, ACRL)定義「學術傳播(Scholarly Communication)」為「一個系統,經由該系統創建研究和其他學術著作、評估品質、傳播於學術社群、並保存以備未來所使用」。學術傳播也可說是學者分享與出版研究發現、使研究發現能夠廣為學術社群或更多人能取得的程序。

    分類

    • 所有
    • 未分類
    • 學術傳播
      • 學術出版
      • 學術倫理與寫作
      • 學術影響力
      • 數位保存
      • 學術歷程與網路
    • 資訊素養
      • 取得資料
      • 搜尋策略
      • 圖書館利用
      • 資料庫利用
    • 開放取用
      • 開放教育資源
      • 掠奪性期刊
      • 文章處理費用
      • 巨錄期刊
    • 研究資料管理
      • FAIR原則
      • 資料引用
      • 資料典藏庫
      • 資料共享
      • 資料管理計畫
      • 資料保存
      • 資料蒐集
    • 生成式人工智慧

    標籤雲

    開放取用教科書 學術傳播 «Open Access» «Study Group» E-book ChatGPT «Data Repositories» ntnulib JCR «Information Literacy» 開放取用 圖書館利用 掠奪性期刊 資訊素養 reading-group 生成式AI «Search Method» «Scholarly Communication» «Predatory Journal» 論文寫作工作坊

    This collection ©2025 b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• 聯繫 • 說明 • Open-source blog

    CMS + forums

   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core site functionality.